【当前热闻】快快评丨公布春运黑名单,遏制“带病上车”现象
(相关资料图)
眼前正是春运季。人潮汹涌处,故乡明月在心头。
春运是一场时空大挪移,交通安全可谓重中之重。据报道,近日,厦门市交通局运输中心公布了2023年春运“黑名单”,1家客运企业、20台营运客车、29名客运驾驶员被禁止参加今年春运。
何以如此?据透露,20台营运客车存在“客运包车未持有效的包车客运标志牌进行经营”等行为,29名客运驾驶员则存在“使用失效、伪造、变造的从业资格证”“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件”等行为。
不只是厦门一地,东莞等地也公布了一批禁止参加春运的驾驶人和客运车辆名单。这种做法,体现了未雨绸缪的要义。
众所周知,不规范行为特别是带“病”上岗行为,对春运安全造成直接和隐性威胁,是必须予以遏制的现象。过往春运中出现的一些事故,多由不规范运营行为所诱发。诸如超载、无资质运转等问题,令人不安。将形如“定时炸弹”的问题清除干净,春运才能不受乱象和阻力干扰,才能让亿万回家的人完成心愿。
春运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命题,唯有审慎、科学地加以统筹、管理,才能完成既定目标。这不仅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质量管控,还需要加强预判,更为积极主动地落实事关春运安全的各项要求,防止出现偏差。
春运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意味着所有的细节都必须经得起考问。表面上看,类似未持有效包车客运标志牌的行为,是一种瑕疵,只要运营人员技术过硬、运营硬件跟得上,就不太可能出现大麻烦。事实上,这类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今天才有。然而,“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一些不起眼的做法,本质是对“管理”的偷工减料。按照海因里希法则,在管理上长期打折扣,必然让事故隐患累积,从而可能造成责任事故。与其因慢处置导致被动,不如及早让“下车”。
每一份春运“黑名单”,都是对安全管理的强调,都是对敷衍、糊弄行为的惩戒。唯有让不守规矩、不按常理出牌者付出代价,才能引导其守规矩、讲规则——无疑,被纳入春运“黑名单”不仅颜面尽失,而且遭遇到利益损失。推行“黑名单”机制,就是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激励优秀者更优秀、落后者更进步。
春运极为繁忙,运力和人力的紧张,往往很明显。这就成了个别单位、个别部门放松要求的理由。然而,春运安全容不得弄虚作假,容不得带“病”上岗。唯有严格管理、规范管理,才能为春运安全垒实“堤坝”。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