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分流新冠病患,守护“生命中枢”!东总神经外科“秒变”呼吸科

" 患者 82 岁,核酸阳性,体重 70 公斤,快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准备呼吸机!"" 患者脉氧多少?心率有了吗?"" 肾上腺素 1mg 静推!" 这样紧张的场景并非发生在呼吸科,而是东部战区总医院的神经外科。

主动分流,已救治 120 余名新冠患者

随着 " 新十条 " 政策落地执行,为统筹做好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东总神经外科根据疫情政策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积极主动分流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成为了院呼吸科之外的 " 新冠分战场 "。


(资料图片)

原来科室的病人怎么办?神经外科对原有病人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于可以暂缓手术的患者动员出院腾出病床,尽可能多的分流急诊待住院的新冠患者。

有学科壁垒怎么办?科室先后多次开展了全科业务学习,其中包括协和医院推荐的专家共识、呼吸科宋勇主任的讲座及邀请呼吸科王琴副主任医师进行授课,并将科室现有的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请王琴副主任医师给予会诊和答疑,给予患者最精准、最专业的治疗方案。

目前,科室已积极救治 120 余名新冠感染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 30 余名,最年长住院患者年龄高达 109 岁,其中 80 岁以上高龄占绝大多数。与此同时,科室在救治患者过程中积极探索针对新冠感染患者如何及时、精准、安全获取患者呼吸、血氧、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方式方法,用科技与临床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病房信息化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抢救不歇,时间就是生命

“患者又开始室颤了,快,准备二次除颤!......继续心脏按压,呼吸机氧浓度调至100%!”这样生与死的较量常在神经外科上演。每当看着患者逐渐上升的脉氧值和回暖的体温,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尽管医护人员抢救过后总是满身大汗,但是看到病人恢复窦性心率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

素日身体健朗的王老爷子,感染新冠病毒以来呼吸费力。“我想快点好起来,还想多活几年。”躺在监护病房的王老爷子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时,他的回答让在场的医生、护士们都湿了眼眶。“爷爷,您要加油,再坚持几天就看到希望了,等您好了,我们去您家里做客!”神经外科包浩莹护士长握着老人的手鼓励道。

" 我想快点好起来,还想多活几年。" 躺在监护病房的王老爷子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时,他的回答让在场的医生、护士们都湿了眼眶。" 爷爷,您要加油,再坚持几天就看到希望了,等您好了,我们去您家里做客!" 神经外科包浩莹护士长握着老人的手鼓励道。

除了高龄患者,科室还救治了不少年轻病患。49 岁的董先生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最典型的 " 大白肺 " 患者。神经外科周渊副主任医师说道:" 他是我接管病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来的时候血氧饱和度只有 80%,我们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进行俯卧位通气!" 经过 10 天左右的治疗,董先生明显好转。出院前一天,他对医务人员说:" 感谢大家对我的全力救治,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

全心全意,一切为了患者

一个又一个康复出院的病患背后,是科室医生护士日以继夜的付出。

马驰原主任作为神经外科科室主任,亲自带队逐一细致查房,查看不同患者不同的病例特点,对下级医生进行不定时提问和指导。" 一定要尽全力救治,每天都要动态关注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同时注意患者凝血功能!"

" 这个病人很重,一定要及时吸痰,时刻观察血氧值,同时进行俯卧位通气!" 周梦良主任反复叮嘱管床护士。周主任是神经创伤与重症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在此次新冠感染患者的救治中,他带领团队不分昼夜,不遗余力,全力救治。

" 看着您能够脱离氧疗,正常呼吸,我们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神经外科 63 区王珂护士长对即将出院的患者说道。针对不同的患者不仅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也要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同时也要更加注意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