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信息:百米“蜈蚣”亮相风筝节,5人制作半个月完成


(资料图片)

长龙劲舞的“蜈蚣”、活力满满的“马里奥”、摆动长尾的章鱼……4月29日上午,江苏各地风筝爱好者齐聚盐城市响水县黄圩镇云梯关,数百只形态各异的风筝腾空而起,场面蔚为壮观。这场由风筝串联而成的文旅体盛宴,点燃了春日的激情,激发了当地文旅市场活力。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放飞希望让梦想绽放”响水•黄圩第24届风筝文化艺术展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热闹非凡。只见风筝爱好者“迎风而上”,一个个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风筝冲向晴空,天空被装扮得五颜六色。竞技风筝,时而低飞,时而冲天,精妙的技术引得观者纷纷喝彩。

△风筝节现场“今天放的是巨型鲨鱼风筝,全长15米。”风筝爱好者赵先生介绍。在“大鲨鱼”起飞前,赵先生一直拿着一个形似“降落伞”的花布寻找风向。“这个叫领航,就是要它先飞起来,然后再带着‘鲨鱼’飞起来。”

△百米“蜈蚣”亮相

与此同时,“非遗传承活力再现”风筝现场制作也悄然上演。“百米长的蜈蚣风筝共70节,每节间距1.3米,5名老同志耗时半个月制作。”黄圩镇均平村四组传统风筝制作团队78岁的成员单涛,谈起风筝制作滔滔不绝。“搭骨架、糊彩纸、扎鸡毛、对中线等每道工序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才能确保风筝双翅平衡,飞得高、飞得远。”

“风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活动邀请苏州、镇江、宿迁、盐城等省内地方风筝协会参加,让大家相互切磋技艺,加强联谊,促进非遗文化繁荣发展。”响水县风筝协会会长朱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黄圩人放风筝的历史据传可追溯到明代。由于历史上的政治、战争、经济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黄圩人放风筝的习俗,在断断续续中流传至今。1999年黄圩风筝代表队代表盐城市参加全省风筝放飞比赛,黄圩镇被省政府命名为“风筝之乡”。截至目前,黄圩风筝节已举办23届,为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形象、拉动旅游消费打开了新窗口。

“风筝节不仅展示了响水得天独厚的云梯关自然风光,以及风筝传统民俗文化在响水的发展成果,更展示了响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绿色、健康、活力的响水。”黄圩镇党委书记李爽介绍,“黄圩镇将以风筝为媒,搭建文化平台,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充分挖掘古云梯关历史底蕴,力争用2-3年时间,把云梯关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讯员蒋大勇王静叶珊珊现代快报+记者姜振军

通讯员供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