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肝脏长血管瘤大如拳头,医生拆除“不定时炸弹”|世界热点


(资料图片)

37岁女性在医院检查时,发现7厘米血管瘤,大小如一个拳头。医生通过钥匙孔般大小的微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将这枚“不定时炸弹”谨慎拆除。5月4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目前这名患者已经顺利出院。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进行中 通讯员供图

37岁的张女士来自安徽宿州,既往多次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不久前,患者再度来院就诊,经上腹部MRI和CT检查,提示肝右叶血管瘤,大小约7cm,位于肝右后叶Ⅵ段,如拳头般大小。

肝血管瘤是一种肝脏内大量的动静脉血管畸形构成的团状结构,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人,病因暂未明确,恶变倾向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所患肿瘤较小(一般≤2cm),多数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当肿瘤较大或迅速增长时,可能对周围组织及脏器产生压迫,导致一系列症状。

“对于较小的肿瘤,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瘤体较大(>5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完整切除是唯一可根治的办法。”普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吴建军介绍,“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的代谢器官,如果在血流丰富的肝脏血管上长出一个体积较大的血管瘤,那就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血管瘤破裂将会严重危及生命。”针对张女士病情,经过周密规划和讨论,肝胆外科团队决定为其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

由于患者血管瘤较大,分离时极易破裂出血,且肿瘤位置或粘连严重,均可造成术中血管、脏器损伤而引起大出血;手术通过腹腔镜进行,对手术者“微操”要求更高,每一步操作都必须做到精准无误;此外,血管瘤几乎占据整个右后叶,紧靠血管,局部空间狭小,为术中解剖增加了不少难度,术中需仔细解剖,循序渐进,方能避免术中大出血。

“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患者实现了最小创伤下成功‘拆弹’,60%的肝脏得以保留”,朱任飞副主任医师表示,“这样既确保了术后剩余肝脏的代偿功能,又降低了术后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张女士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一周不到就顺利出院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