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写下两万余字考古笔记,扬大学生用热爱圆了自己文博梦

站在博物馆的文物面前,陈文倩仿佛沉浸到了历史的长河中。她眼睛泛着光,打量着面前文物的一丝一毫,甚至连裂纹都没有放过。

五年前,因为一档综艺节目,让陈文倩爱上了文博。从那时候起,她就一直在向这一方向努力。近日,作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大四学生,她跨专业为自己圆了梦——以403分的高分考入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为了这一刻,她利用从高三毕业以来的每一个寒暑假到博物馆当志愿者、实习,并写下了长达两万字的考古笔记,以此提升自己。5月12日,陈文倩向现代快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圆梦之路。


【资料图】

因一档文博类综艺,她给自己定下了人生方向

五年前,家中的电视正在放着一档文博类综艺。历史的厚重,吸引了正在读高二的陈文倩。仅仅几个画面,她就深深地沉了下去。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背后的故事,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星辰,把她的人生渐渐照亮,“我要学文博、学考古!”从那时候起,陈文倩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2019年,陈文倩考上了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档案专业。从那年的暑假开始,她就为自己的理想奔波了起来。老家徐州是一座文博之城,她联系了徐州博物馆,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志愿者。每天坐近一小时公交车来到博物馆,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两个愿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近距离地接触到充满了故事的文物。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这是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档案系主任赵芳对陈文倩的评价。作为档案专业的学生,陈文倩本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同时凭借着对文博的痴迷,她又会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钻研,这可不是闹着玩,而是真的“钻”出了“专”。

成为博物馆志愿者,需要了解、背诵馆藏文物的相关知识,并对其有深刻的见解。在陈文倩的背包里,经常放着一本博物馆的讲解手册,上面被她用各种颜色的笔画上了记号,只要有空闲,她都会拿出来看一看。正是这份钻劲,让她成功进入到徐州博物馆大家庭中。来到扬州上学后,她又用同样的方式,成为了扬州双博馆的志愿者,负责讲解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厅。

△陈文倩在扬州双博馆讲解

从讲解到参与考古,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两万余字的考古笔记

成为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只是陈文倩的圆梦第一步。每次在讲解的时候,她总会抽空看着静静躺在玻璃展柜内的文物:“如果能真正地接触到它们该有多好!”在徐州博物馆,她就常常和做考古研究工作的老师们交流、学习,渐渐地积累了许多考古知识。

“小陈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就帮一把。”陈文倩的努力,徐博社会服务部主任杜益华和同事们都看在眼里。时机成熟后,陈文倩就被调入了考古部门。知识的积累和动手实践完全不同。没有实践经验的陈文倩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渐渐地学会了画图、文物发掘与修复等。

△陈文倩在做文物修复

徐州是汉文化圣地之一,这里有着楚王陵等一系列珍贵的墓葬群。终于,陈文倩等来了进入考古现场的机会。“在工地跟着师父熟悉了一下工作环境与发掘情况,领了工作服和安全帽,本次墓葬群是在基建时发现的,所以进出控制严格……”“考古是个体力活,每次一铲子下去最多只能铲5,6厘米……”从接触文博的那一刻起,陈文倩就养成了写考古笔记的习惯。让她终身难忘的第一次进入现场,也被她记录了下来。

△陈文倩在考古现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文倩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能够很好地完成前方的发掘、后方的画图等工作。考古现场的风吹雨淋、工作台前的细致入微,这些经历,都被她写进了笔记中。几年下来,这本对她来说无比珍贵的笔记,已经累积到了两万多字。

高分圆梦,她跨专业考上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

这一切的努力,最终开出了灿烂的花。刚刚过去的“考研季”,是陈文倩的圆梦转折点。“我就是想考文博类的专业。”丰富的文博经验,加上自己的刻苦,让她收获了成功:以403分的高分跨专业考上了山东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

“这是她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得知这一喜讯,老师们都替她高兴。大家都知道陈文倩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跨专业考研,不但等于“重新学走路”,还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她的考古笔记里,每一天的结尾都是对自己的加油打气:“小陈不能灰心,不能放弃,继续努力吧!”“小陈要好好珍惜啊,继续努力啊!”凭借着这份对文博事业的热爱钻研,和不服输的精神,陈文倩终于圆了梦。

陈文倩是腼腆的,但说起文物、考古等,她总能侃侃而谈。她说,希望能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参与到文博事业中来,为这个寂寞但充满成就感和责任感的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她身上是有光的。”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陈文倩小小的身躯里迸发着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大家心目中为梦想而努力的最完美的样子。

通讯员甘俊伟刘洋现代快报+记者庄剑翔张晓培

(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