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九科名师这样提醒……

2023年高考将在下周举行,临考前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一起来看,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三九科备课组组长的温馨提醒。

△孙京媛

语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孙京媛

众所周知,《高考评价体系解读》表明高考考查内容指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基于此,考生需在最后冲刺阶段利用学科知识的有效建模,以新高考试卷为标准,实现系统化巩固,促进思维力发展。就语文学科而言,具体给同学们如下建议——

现代文阅读:应注重论述类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实用类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特别注意各类型文本的社会功用,思考其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文学类文本,需领会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特别注意把握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古诗文阅读及默写:回归课本,巩固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做文言翻译时有全文本意识。特别注意把握史传类文本中人物的行为逻辑、文论类文本中作者观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古诗词鉴赏力求“读懂”,抓住意象领会意境。特别注意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文化层面思考作品价值,以及作品内涵与当代精神导向的关联。情境默写关注题目表述细节,熟记篇章时分清现象和本质、结果和缘由,对易错字的书写要格外注意。

语言综合运用: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本特点,推敲汉语言语法,强化语言表达的得体与连贯。在这一部分,要立足母语优势,做出合乎情境的最优化的选择与表达。

作文:审题时注意问题情境,立意上尊重公序良俗。临考时期,要建立和维护写作的信念,写作的本质是表达“当下真实的自己”,而优秀的作文更需表现出对核心观点的逻辑推演和实证力度。注意任务型作文的几种特定文体及其写作规范。考前可重读近期写过的习作及学案,从思路、结构、例证、语言等角度找到自己得心应手的表达样式。

△李雅洁

数学

中华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李雅洁

一、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1.将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及证明梳理一遍,既要重视相关性质和结论,也要重视概念的内含和外延。对于易混淆的概念与性质,如复数和向量的运算性质,两事件“互斥““对立”“相互独立”的联系与区别等。另外,课本中小字的标注、阅读材料等也不要忽视。

2.将课本上的例题梳理一遍,同时思考一下该例题考查了哪些基本的概念和性质。将课后习题浏览一遍,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题目可再动手做一做。

二、重温错题,重点突破

1.重温高三以来几次大型考试中的试题和平时的错题本,对于出错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可结合复习中相关的微专题进行点对点的重点突破。

2.对错题的重温应主要关注基础题和中档题。尤其是基本概念、审题习惯、运算上的错误要做到不会再犯。中档题的出错主要是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不熟练、算理算法不优,可利用最后阶段的重新回顾,让较为模糊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三、研究真题、走近高考

1.按知识板块梳理近五年的全国高考真题,这些题目平时都散落在各种资料和试卷中,基本都做过,此时把它们再拿出来看一看、做一做,会对高考在相关知识点上的考查要求、考查模式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2.应注重高考题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这些通性通法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不要过度关注“偏法”“秒杀”等,通常这些方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而不能解决一类问题。当然,对于各类题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选择题合理使用“排除法”“特值法”,解答题作答应在注意书写规范的前提下有踩“得分点”的意识,这些基本能力本身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方面。

四、适度训练,保持手感

在梳理知识的同时,每天依然需要一定的做题量来保持手感和题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应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主要目的是对一些常考考点和必考考点进行巩固性练习,并且也不能忽视基本的计算。

△陈春阳

英语

中华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陈春阳

第一部分整体战略

1.英语学科属于语言类学习,功夫在平时,相信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放平心态,积极应对即可;

2.考前几天每天下午3点钟左右,听一听近几年的高考听力真题;

3.真实考场上,务必先填涂好选择题部分的答案,再书写作文,考前可以再把各种类型的应用文范文和读后续写类好词好句背背熟;

4.每天做点题练练手,保持思维的活跃度和手感。

第二部分听力

重视听力试音,静下心来,让大脑与耳朵同时进入英语模式。正式播放听力前必须抢读、勾划和预测。快速浏览听力试卷题干和选项,预测话题,预测答案。同时捕捉关键词,1-5小题只读一遍,十分关键,重点是第二个人的回答,即答案多半在第二人的对话里。最后,听力答题切忌随意修改答案,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可凭模糊印象随意更改。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四篇文章一般是按照由易到难进行排列的,每篇短文的设题顺序基本是按照文章段落的顺序而设置,考察类型包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态度观点、词义推断、标题选择等。考生应整体把握文章主题语境和体裁类型,回到原文认真找依据,不草率下结论,由“阅读”到“理解”,切忌“我以为、我觉得”;高考试卷中的正确选项一定经得起逻辑推敲,命题人常用考生的思维漏洞设置干扰项,如: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无中生有等;把握好节奏,不卡在某篇文章的某一道题上纠结半天,影响整份试卷的完成。

第四部分七选五阅读

该题型的文章多半具有结构完整、脉络鲜明的特征,5个设空分布在段首、段中和段末。考生应具备全局意识,抓住主题、主线和结构,分析每段的段落大意,先把简单的、有把握的选出来;段中设空,应“瞻前顾后”;段首设空,多半是本段的段落大意;段末设空,也许是段落大意,也许是做出结论,承上启下;关键词很重要,但有时是陷阱,应谨慎。

第五部分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注重在语境中考查词汇的运用。因此,有的答案由一个句子决定,有的由相邻的一组句子决定,有的则由语篇内容来综合决定。考生应快速浏览全文,或至少首尾两段,了解主题和大意,再选择;通过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把握作者对于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态度观点;注意衔接词的使用,养成边读边预测、验证和推理的良好阅读习惯;最后,时间允许的话,再把填空后的全文通读一遍,看看是否合理。

第六部分语法填空

语言形式服务于意义表达,该题型在语篇语境中考察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使用,考生可在考前再次翻看平时做过的题目中所犯的错误,有针对性地把薄弱语法板块再练一练;同时,切忌孤立地“填空”,务必看完全文、读完整句,再下笔。

第七部分书面表达

应用文部分要求的是“按要求”答题,务必认真审题,确认体裁,要点全覆盖,注意衔接词的实用;读后续写部分,应认真阅读所给材料,读取已知条件,基于两段首句设计合理的故事情节,得体自然地运用丰富多样的句式和词汇,高度重视卷面的美观,尽量做到不涂改,若时间允许,建议先打草稿再誊写。

△钱嘉伟

物理

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学高三物理教研组组长钱嘉伟

1.回归教材:高考试题的素材经常源自课本,今年又是使用新教材后的第一届高考,新教材的特点和变化一定会在试题中反映出来,所以考生尤其需要回归课本,认真阅读教材。有可能的话最好在老师指导下,将课本中的一些重点题目重新再做一遍。

2.夯实基础:对大部分考生,高考致胜的法宝不在于拿下压轴题,而在于做好基础题和中档题,避免因概念不清、审题马虎、计算错误等因素丢掉该拿的分数。可以自查一下:光学、原子物理、振动和波、热学、交流电等相对基础的模块中的知识是否已掌握,有无盲点。还要回顾一下错题本上的错题,在关键节点对自己常犯的错误进行一轮集中、系统地纠偏。

3.规范答题:计算题的答题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不少考生很不以为然,如解答过程无任何文字说明,通篇都是公式和数字的堆砌,有时阅卷老师看不懂考生思路就无从给分。必要的文字说明是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考生应有意识地认真研究一下各种模考参考答案的书写方式,并加以模仿,增强规范性.

4.重视技巧: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学科能力上涨的空间可能已经有限,侧重提升一下应试技巧,挣到一些学科能力之外的分数,是比较明智、现实的做法.如对付选择题,有时用特殊值法、量纲法、排除法、逆向思维法等会有奇效;再如计算题的解答,要分步列式以便踩点得分,不写综合式,避免一处出错满盘皆输。

5.保持手感:最后阶段,建议考生每天还是要保证30分钟的训练量,可以重点练一练往年的高考真题。

△陈珂

化学

中华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陈珂

复习建议:

回归基础:最后阶段一定要重温课本,查漏补缺,尤其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如:有机反应,配合物、超分子等内容,确保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不留漏洞。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可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

研读真题:回顾新高考以来的真题卷和适应性考试卷,体会高考命题特点,设问方式,熟悉答题思路和大题的答题模板,并做到熟练运用。

重视规范:最后阶段的训练中尤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化学用语的表达准确精炼,专用名词不能有错别字,二卷的答题要有理有据、有因有果,切忌话说一半。

保持手感:每天要有适当的练习时间,限时定量,根据老师给的模拟试题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试题完成后的思考归纳和总结不可少。

临场发挥:

积极暗示: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都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稳定心态,不要慌。遇到陌生的情境和考题,可以停下来重读一遍题目,让自己在紧张的环境下及时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重视审题:审题是完成试卷最重要的一环,慢审题快答题。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勾画重点信息,注意不断回顾主题干,明确生产或实验的目的。试题做完后还需要回头检查有没有忽略或遗漏的信息,答案和条件是否相符。精准的审题也是减少失误的法宝,尽量杜绝“看错了”的遗憾。

△赵瑞芬

生物

南京市生物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赵瑞芬

一、回看错题扫清盲区

模拟考试中出错频度较高的知识点或题型就是自己的薄弱点,回看几次大型模拟考试的试题和自己整理的错题本,对易错的概念和知识点加以澄清,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出现。例如,每次生理调节题失分较多,那就重点提升调节板块,可以先过一遍基础知识,再找一些调节试题对点训练;如果选择题得分较低,可以做选择题专项训练。通过回看错题,对点训练,可以清扫盲区,快速提升解题能力。

二、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关系,许多答案的出处与教材联系十分紧密,有的就是教材的表述。课本中的生物学术语、概念、定律都具有权威性、规范性,考生应在考前仔细阅读课本,不遗漏任何知识点,包括旁栏、课外延伸等“边角”。对于重要概念、专有名词、结论性语句要重点关注。通过对课本的全面扫描,检查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有漏缺。

三、适度练习保持手感

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几天不做题,在考试中会出现审题缓慢、入手不顺、思维不畅等问题。因此,必须每天适量做题,保持手感。为了适应高考的节奏,考生后期复习生物学科的时间也尽量安排在下午,因为生物正式考试时间是17:00-18:15。在这个时间段做一点练习,尤其高考真题训练,很有必要。一方面保持手感,另一方面体悟高考命题特点,提升迎考信心。

四、走进考场从容应对

走进考场,以积极、平常心态应考。拿到试卷后,通看全卷,大致了解一下试卷难度,以便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及作答顺序,做到心中有数。选择题一般用时在30分钟以内,非选择题控制在40分钟左右,争取最后留出几分钟涂答题卡和检查全卷。力争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得一点分,若遗传题明显偏难,可放到最后再做,全卷不留空白。

△林庆

历史

南京市德育带头人、中华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林庆

考前:

1、回归课本章目,落实基础知识。

通过回看教材目录,回忆阶段性特征和知识结构;回看单元导言,明确课标要求和单元概括;回看学习聚焦,把握学习主题和重点;背诵大事年表,精准记忆基本史实。熟悉的课文,快速浏览;不熟的课文,多看两眼。

2、回归高考真题,夯实得分能力。

考生和命题人是通过试题对话的,所以回归高考真题很有必要。看真题,悟情境;审真题,通思路;答真题,练手感;练真题,增实力。临考前,不要多做难题,不要深研某题,把精力放在宏观知识的把握上,保持必要刷题惯性,夯实实战能力。

3、平和考前心态,规划时间安排。

准备好自主复习资料,写好自主复习时间表及内容,争取做到日日规划有序,天天落实到位。规划不要贪图内容多,而要追求查补实;心态不要太躁动,而要稳扎稳打沉下来;坐得住,行得稳。

考中:

1、专注审题和做题,不虑其他。

2、先易后难勿恋战,把控时间。

3、卷面整洁不乱涂,讲究语言。

△杨梅

政治

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中华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杨梅

一、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七本教材七条线,熟悉每本教材的单元标题、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回忆与每个核心知识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打通教材之间的联系,夯实薄弱知识点。

二、关注热点学以致用

关注国家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热点相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对热点的敏感度。

三、巩固积累错题再做

近一年来做过的试卷中典型的错题可以再做一遍,明确错因。翻看错题本,对错的题目的共性问题再次进行反思、归类,避免高考出错。

四、保持手感专练选择

在高考前,保持对选择题的做题手感,每天保证限时做15个选择题,自批后进行错误归因。主观题可以熟读参考答案,把握关键词。

△周宁

地理

中华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周宁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冲刺阶段的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在这一阶段,通过对教材的回顾,理清知识关联,构建知识体系,便于调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复习时,要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弄清、弄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尤其要重视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如地球运动、地质构造(地貌)、产业活动、生态保护等。

2.重温错题,查漏补缺

冲刺阶段重温错题是查漏补缺的最佳途径,对过去做错了的题目认真研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知识漏洞并及时补救。

3.限时训练,保持手感

冲刺阶段可以适当选择经典试题、经典整卷进行限时训练,少做难题,以基础性习题保持迎考状态。

4.注重审题,规范答题

对选择题的正确解答,明确问题情境,认真审题是关键。一个题组第一题的解答很重要,第一题做错可能导致一组题都做错。所以选择题的解答,建议先整体把握,再细化作答。一旦做出选择切忌随意修改答案。作答综合题时,要仔细阅读图文材料,要把材料中的时间、地点、图名、图例等关键信息找出来,对于设问要特别注意核心指令词和核心问题,明确答题方向。注意规范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述,注意逻辑关系,避免生搬硬套模板,一定要联系问题的情境作答。

5.关注社会,聚焦热点

关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搞清这些热点发生的地理背景,发掘其中涉及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通讯员涂珊珊现代快报+记者黄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