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速讯:国保碰不得,AI提醒:请与文物本体保持安全距离

想去拓印南朝石刻上的文字、图案?

想爬在石刻背上合影?

小心你的这些行为被远处的“眼睛”记录在案。


(资料图)

为减少不可移动文物“受伤”的概率,确保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江苏86%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内都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初步建立了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闭环报警处置机制。据了解,不管是位于南京、丹阳的南朝石刻,还是位于句容的土墩墓群,都被纳入了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闭环报警处置机制中。

△春城土墩墓群

这套机制有什么神奇之处?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尚未走近,警告声已在耳

在南京的栖霞、江宁,镇江的丹阳、句容乡村田野、广场公园、厂房……都能邂逅“神奇动物”南朝石刻。它们长着翅膀,有长长的尾巴,昂着头,气势威武。

这些“神奇动物”守在南朝皇家陵墓前,已经有1500多年了。

如果想和它们零距离亲密接触,可以吗?栖霞的十月村路,萧景墓石刻一左一右,分立在道路两侧。一侧是华表柱,一侧是石刻辟邪。尽管已经有1500年了,华表柱顶端的神兽看起来依然淘气可爱,上面长方形的柱额上刻着字。不过,当人往石刻逐渐靠近时,耳边就传来了警告声:“您已经进入不可移动文物监测覆盖区域,请与文物本体保持安全距离。”警告声会一直响,直到你离开。

△萧景墓神道石刻

据了解,萧景是梁武帝萧衍的堂弟,受封吴平县侯,陵墓前的华表柱是现存南朝同类遗存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例,长方形柱额上反刻着“梁故侍中中抚蒋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陵墓前的石刻于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十月村路一样,想要观瞻位于甘家巷萧恢墓石刻、萧憺墓石刻,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一旦进入监测区,耳边就会响起“您已经进入不可移动文物监测覆盖区域,请与文物本体保持安全距离”的警告声。

△不可移动文物专项监控

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平台管理科科长全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为了确保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2022年9月,江苏省文旅厅正式启动了文物安全视频监测项目,到2023年3月底,全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部分施工改造或位于军事管制区、机关单位内部等情况外,已基本实现覆盖,初步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闭环报警处置机制。全欣说,“当游客进入不可移动文物监测覆盖区域,AI就会做出预判,现场的喇叭会对游客发出提醒。如果游客不听劝,还去触碰,违法盗拓,后台会发出警报,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做出反馈。”

武装到“牙齿”,确保国保安全

如果说南京的南朝石刻以辟邪居多,而镇江丹阳的石刻则以麒麟居多。

“使用麒麟还是辟邪,和墓葬的等级有关。麒麟专用在皇帝、皇后或已故太子的陵前。辟邪则用在宗室王侯墓前。麒麟在头顶有一角或两角,辟邪头顶无角、长鬃吐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曾介绍,南朝皇室都选择环山、前面有水的地方作为“地下寝宫”。陵墓前的石刻明明白白告诉你,我就葬在这里。至于是皇帝还是宗室王侯,看看墓前的石兽就知道了,若是麒麟,不是皇帝皇后,就是已故太子;若是辟邪,则是宗室王侯。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不管是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还是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这些曾经被盗拓的石刻,都加了1米多高的护栏围挡。想要进去触碰,几乎不可能。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管理科副科长殷显春介绍:“南朝陵墓石刻在中国石雕艺术上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和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一起,代表同时期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而且,丹阳南朝陵墓石刻数量多,等级高,规格高。南朝皇帝皇陵的石刻都在丹阳境内,南朝齐梁两朝皇帝姓萧,祖籍丹阳。“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因此,齐梁的皇帝死后大部分均葬回故里,在丹阳建山、胡桥、荆林等地形成了庞大的齐梁皇陵区。”

殷显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丹阳的南朝石刻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做编制规划。

“这些陵墓石刻镇守的陵墓在哪,陵园有多大,陵园范围内曾经有过什么建筑?我们曾经请了江苏考古研究院的专家来做过勘探。”殷显春说,丹阳对南朝石刻的保护非常重视,今后还会升级隔离设施。

△文物保护监控中心

在丹阳的天地石刻园内,有一个文物保护监控中心。在这里,有24小时专人看守,监控中心里有60多块屏幕,每一块屏幕对应丹阳市的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南朝石刻周边有没有可疑人物出现,通过屏幕就能清晰可见。

除了技防外,还有人防。“我们还为文物保护单位聘请了62名业余文保员,大家一起参与文物保护。”殷显春说。

除了这六类AI会报警,未来将新增文物掘土识别

一张大网已经打开,对不可移动文物启动监控与保护。“全部纳入全省一张网的管理中,也就是说,所有的视频监控都接入到我们不可移动文物监测的专网中。”全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利用AI的识别能力,一旦发生破坏文物的行为,后台会形成报警信息。“相应报警信息会推送到文物安全员的手机上,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及时上报现场情况,形成动态监管的流程体系。”

△报警信息被推送到文物安全员手机上

哪些行为属于违规行为,会被AI技术识别出来呢?在江苏智慧文旅平台AI的能力基础上,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开发形成了浓烟火灾、人员攀爬、人员入侵、徘徊、拥挤、大型机械侵入6种AI监测和识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监测管理系统,文物部门可对文物安全第一时间闭环处置流程进行全程跟踪。

全欣介绍,监测系统上线以来,共发出14次不可移动文物监测报警,报警类型涉及石刻石窟寺类文物出现人员攀爬或者侵入保护范围,古遗址保护范围内出现大型农用机械等情况。“文物安全员在收到通知后,两小时内就完成了应急处置。”

作为文化强省,江苏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省级文保单位666处。

全欣介绍,目前,不可移动文物监测监控系统已经实现对213家国保单位实施监测,覆盖率达86%。2023年,将以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建设为重点,12月底前基本实现省保单位监测视频全覆盖。同时,持续推进国保单位监控视频建设。同时,推进所有接入的文物监测视频实现AI自动识别,进一步提升识别速度和准确率,新增文物掘土等文物安全隐患监测和识别能力,以减少盗墓事件的发生。

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 /文钱念秋/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