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0次思想对话,南大新传博士之家的学术坚守

现代快报讯12月16日中午12时,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新闻传播学院311教室,举行了新传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十五季第10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友华带来了《社科学术论文:选题、材料来源与撰写》专题分享,这位知名学者的分享会吸引了数十名博士生前来聆听,现场一座难求。

△陈友华

一手汉堡,一手资料,在南大新传院的311教室,边吃午餐边听大咖分享学术的场面并不陌生。从2013年10月份开始,每个周五中午的两小时是博士和博士生们的对话时间——新传博士之家迄今已经走过十年光阴,迎来了第200期学术午餐会。


(资料图)

△周晓虹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虹亦是博士之家的“粉丝”,他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中国有2000多所大学,有无数学者在做各类学术工作,单个拆开看大多都是细微的,但当新传博士之家做了10年200期学术午餐会,我觉得特别震撼,它在中国新闻传播学院教育领域会是一件值得记载的事件。”

△200期现场

十年光阴:200次学术对话与碰撞

“那天我很早就去了418教室,提前准备了许多问题,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刻。”十年过去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袁光锋仍然清晰地记得2013年10月16日在南大鼓楼校区费彝民楼A座418室里的一幕幕细节,这一天他以博士之家嘉宾身份,分享了博士毕业论文出炉的背后故事。

△袁光锋

尽管博士论文答辩已经结束了5个月,但这次分享是他首次讲出自己论文背后的经历和感受,“小小教室坐了很多人,现场博士生提了很多问题,看得出来这些经历是大家感兴趣的。”

如今,博士之家已经陪袁光锋走过了十载光阴,从鼓楼校区的418到仙林校区311,这场学术马拉松已经常态化举办了十年,博士之家成为无数博士学子汲取营养的一方精神家园:来自全球超50所顶尖高校的200位博士分享了各自的学术历程。

△李金铨

8年前,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教授李金铨在博士之家分享的一个写作经验至今仍在南大口口相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海燕告诉记者,2014年10月15日,李金铨教授参加了第二季第一期分享,他说博士论文可以从中间开始写,然后再根据材料去对照写前面的理论和文献,“后来不少学生都采纳了这一方法推进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

△周海燕

△刘海龙

“博士之家真正实现了开门办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刘海龙说,这种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博士研究的众多可能性。

△粟晖钦

粟晖钦是南大新传院2022级博一新生,这一学期的10期博士之家午餐会都参与聆听,他说,来自不同学校不同领域学者的分享令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新了思维”。

“第194期是上海大学徐偲骕老师的分享,除了介绍他的研究外,他还对当下本土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如‘公式化’原始理论直接套中国现象的情况有些突出,而这恰恰是我自己也会犯的错误,我们更应该看到本土的语境和经验。”粟晖钦说。

△江潞潞

《传媒观察》编辑、南大新传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江潞潞也表示,博士之家对她现在的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博士之家培养了我看待学术论文的问题意识,让我能够在工作中对作者们提供具体可感的修改建议。”

点亮微光:连接个体,织就满天繁星

一群“博友”在吃饭的时候就解决了学术问题,这是学生对博士之家的描述,这个以午餐会为载体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新传院博士生文化生活的延续:做学术的人好比是孤独的星球,那就用学术去连接个体生命中的星光,织就各自学术世界的满天繁星。

△姚文苑

无数个体汇聚在这间教室,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份能量伴随着走出教室后个体的迁移,连接成线,南大新传院2020级博三学生姚文苑就是这条线的一端。“清华大学的吴璟薇老师来参加午餐会,她的研究方向让我受益匪浅,我就加了她的微信,经常去关注她,吴老师会发很多研究动态和学术讲座信息,还会非常热切地回应提问。”姚文苑告诉记者,社会上对于女博士有不少刻板印象和质疑,但每次看到午餐会上的女性学者富有洞察且细腻的研究,都会给自己以力量。

这种连接,也发生在许多教授们身上,博士之家亦成为他们了解学界前沿的窗口。

“有一次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曾国华老师,他毕业于传媒专业全球第一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他分享了自己读博士时所接受的训练,令我印象深刻。”袁光锋说,他会有意识地将这些训练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董浩

董浩是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从学生时期开始旁听午餐会的讨论,成为教师后他时常怀念博士之家。他说:“博士之家是我学术研究的一粒种子,通过不断学习前辈的经验,种子慢慢发芽。”从博士之家走出去的他,常常会给自己的本科生分享从这间教室得到的启发,他相信三尺讲台之下,这种穿越时空的连接,也能给学生埋下学术的种子。

△孙信茹

“博士之家午餐分享会是一种把自己作为研究方法打开给别人审视的模式,是一种点燃学术理想的方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孙信茹说,它搭建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在这里交流碰撞,并在这种对话式的分享过程中,让我们看到真实和多样的研究状态。

从南京出发,到北京、武汉、杭州……抑或是到海外,博士之家以学术为圆心,以交流为半径。一条条极具延展力的线,织成了一张牢密的网。十年过去,从博士之家的小教室走出去的点点星光,不少都迸发出了更耀眼的光亮,回首过去的200期,就仿佛看到满天繁星。

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研究应关照现实

走出“象牙塔”,学术回应社会需求,正成为当前学术界革新的趋势。新传博士之家为学术和现实提供了一座联结的桥梁。

△宗益祥

“博士之家邀请的许多博士的选题本就源自社会现实,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宗益祥表示,在博士之家,你可以听到涉及各种话题的分享和讨论。

农村公共卫生和社会变迁,中国都市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沉迷,医患沟通与患者满意度,以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使用研究……这些来自普通人身边的选题,让博士之家的分享内容更加聚焦社会关照现实。

“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源自一次坐火车的经历。”周晓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有一次他从上海出发去齐齐哈尔,对面邻座是三位来南方打工的北方农民。“我一路上听他们控诉南方人,于是我和他们做了一些交流,发现北方人注重情感,而南方人则注重效率。”周晓虹说,诸如此类的南北方差异还有很多,这次火车之旅也启发了自己,找到了论文的切入点,由此一篇以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嬗变为主题的博士论文诞生了。

△胡翼青

这些论文背后的故事,也是周晓虹教授曾在博士之家午餐会上分享过的。基本上每一个来到博士之家的主讲人,都会带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恰如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所说,这里的故事有大有小,有的精彩有的平实,但是当主讲人娓娓道来之时,那种细节是动人的,会激发博士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现实。

△操瑞青

一位2022级博士生说,今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徐婧曾分享自己为了写博士论文在甘肃的田野点待了大半年时间,让他明白好论文应当回应现实。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操瑞青则认为,博士之家不仅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同时也是一扇连接学术和现实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篇博士论文背后有血有肉的故事。

来自418的经验:在传承、对话中培养学术自信

418和311这两个数字也已经成为南京大学校园里两个颇具符号意义的数字,回望博士之家十年历程,新传博士之家有哪些教育经验值得总结?

“我们翻阅文献发现,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都有一些具有符号性质的学术活动空间,比如芝加哥学派博士们活动的那间阁楼,已经成为社会学学术殿堂的象征。”十年间,胡翼青对418这一空间倾注了诸多感情和心力,并计划未来将新传院418教室固定为博士之家,“让418成为南大新传博士们的学术殿堂。”

作为博士之家的一名“家长”,胡翼青见证了这个“家”十年成长轨迹,他将其教育经验总结为三个关键词——传承、对话、自信。

他解释道,第一,学术的发展重在学术传统的传承,博士之家为博士生和博士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能够实现学术代际之间的传承;第二,好的学术需要对话与碰撞,博士之家让博士生能够和像周晓虹教授、李金铨教授这样的资深学者直接对话,学生通过对话来感受与发现学术问题并激励自己;第三,博士生在近距离深入了解学术大家背后有血有肉的细节故事后,能以平常心认识学术,也能够培养博士生的学术自信。

刘海龙指出,博士之家也是对新传及其相关领域博士培养的一次汇集和检阅。“大家能在这里看到中国近些年培养博士的质量,观察到学界近期关注的话题。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高度和厚度。”

△张红军

一本本结集出版的书籍,一支支现场录制的视频,新传院用文字和影像记下了博士之家走过的十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红军对此指出,10年博士之家积累下来的出版物也十分有价值。他说,今天的博士生通过这些书和影像,可以复盘当时主讲人的主要观点和看法,进而指导自己的研究,“这些留存下来的档案,既是南大新传院发展的历史印记,也构成了新闻传播这门学科的独特史料。”

200期之后:保持开放,再办300期、400期……

十年走过200期,周晓虹对博士之家未来发展抱以希望,他说,无论前路有多少困难和挑战,博士之家要再办300期、400期,成为青年学者的一个港湾。

△刘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刘涛也表示,期待博士之家能提供更开放的学术交流、更充分的自我反思,同时拥抱世界,多一些其他国家学者的面孔。

胡翼青坦言,目前摆在博士之家面前有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经过10年挖掘,学术界知名的学术大家已经悉数邀请,而青年学者长成又尚待时日,以及海外学者前来讲学难度增大,博士之家如何保持分享嘉宾学术研究的高水平?

“在这种情形下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感到博士之家最重要的就是在既有水平下坚持下去。”胡翼青告诉记者,博士之家前五年大家讨论的是吃汉堡包这类形式,后五年大家聚焦的是这一形式背后的教育和哲学意义。对于未来五年、十年,博士之家对下一步发展也已经有了明晰的规划。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未来博士之家会继续坚持跨学科原则,将会在工程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汇处来甄选优秀的学者前来分享。

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发展趋势。此前博士之家已有跨学科邀请分享者的案例,一位在读博士对记者表示,当她听了一位建筑学青年老师的分享后,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自此开始关注建筑,并将建筑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

此外,未来新传博士之家还会大力挖掘具有博士研究经历的业界中青年来分享,这些身在实践一线又具有学术思维的业务骨干,会增强学生对于田野调查的认知。

“博士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术共同体培养后备人才,选择读博士也意味着将学术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条路非常孤独,他们常常如身处隧道看不见前方光亮的独行者,需要学院从培养体系上给予科学的帮助。”张红军说,博士之家一定会越办越好,成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所无形学院和博士生的精神家园,让更多青年在学术路上看见明灯。

现代快报+记者 熊平平龙秋利冯茜李鸣/文牛华新/摄

(编辑 蒋文嘉)

关键词: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