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事通!新春走基层丨兔年门笺年味足,跟着南京传统手艺人“刻”出好运
兔年春节,不少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 " 绝活 ",以传统技艺贺兔年新岁。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陈和生是个痴迷微型榫卯结构木作的手艺人,每逢春节都会制作一款特别的门楣吉祥饰物——门笺,祝吉纳福。现代快报记者近日跟着陈和生,体验手艺人的忙碌春节。
△ 陈和生设计制作的门笺
(资料图片)
上千次 " 锤 " 与 " 刻 ",成就一纸好运
正值寒冬,室外的温度低至零下,陈和生的家中却暖意融融。红色的门笺、喜气的窗花,年味十足。" 不知不觉,做门笺已经二十多年了。" 陈和生笑着说。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把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图案贴在鬓角上装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上叫 " 窗花 ",贴在门楣上叫 " 门笺 ",祈福好运。
门笺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十足的耐心。陈和生介绍,首先需要在白纸上画出草图,然后将草图与红纸订在一起,垫在木板上,用木槌敲击小刀,一点点沿着笔画刻出来。一张简单的动物图,要 " 锤 " 与 " 刻 " 上千次才能做好。
△ 记者和陈和生一起制作门笺
记者看到,桌子上的小刀有长有短,形式多样。这些刻刀都是陈和生自制的,有弧度,有弯角,可以用来刻不一样的线条。在陈和生的指导下,记者先练习刻方格,再刻小兔子,遇上弯曲的线条,总是刻歪或者刻不透纸背。
" 要窄窄地一点点刻,不能留有空白,遇到十字交叉处,要把握好小刀,否则藕断丝连需镂空的地方,那纸块就下不来。" 陈和生细心教学,刻出一张门笺,大概需要两小时,很不容易。
传承与发扬,让门笺走进百姓家
2000 年的春节,陈和生拿着单位发的印刷品春联回家,突然想起早年在句容刻门笺的事情,何不自己动手,让家里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呢?
" 第一年,我自己先画出篆书‘恭贺新禧’字样,然后用自己平时做木作的刀刻了出来,自我感觉蛮好,很有一种成就感。" 陈和生说,按南京人的老规矩,大年三十的下午,他把家里所有的门楣上都贴满了大红的门笺,家中顿时升起了喜洋洋的节日气氛。不少前来拜访的同学、同事,一进门就被张灯结彩的环境布置震撼住了,连说:" 太好了,明年也给我刻几张。" 从此以后,陈和生就开始刻门笺送给朋友,他的门笺还飘到了台湾,寄到了东北,带到了上海 ……
刻出红红火火的中国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后来陈和生开始创作 12 生肖系列门笺,至今已设计了 24 款。不少社区、学校邀请陈和生去教孩子做门笺," 我印象很深,其中有一名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刻门笺的那天晚上太兴奋了,大半夜都睡不着觉。" 陈和生说,好的传统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如果自己在这方面还有一点能力,那传承中华文化便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 陈和生制作的微型榫卯结构木作
除了门笺,在近十几年的探索中,陈和生完成了上百件微型榫卯结构木作,这些作品填满了他家的一整面墙。2019 年 5 月,陈和生获得了 " 苏作小木家具制作技艺——南京微型榫卯结构木作代表性传承人 " 的认证。他在所居住的小区还组建了 " 榫卯木作研习班 ",努力把自己在榫卯木作方面的技艺教给大家,希望更多人因手工艺而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