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没有扫描技术,古人怎么翻印书籍?这场展览带你领略清刻本之美
清代版刻古籍都是横平竖直的“印刷字体”吗?图书出版中,发现差错怎么办?没有拍照、扫描、影印技术,怎么“高保真”翻刻古籍?
近日,“求真:朴学视域下的清代版刻”展览在南京图书馆国学馆玄览堂举办,展览将持续到5月30日。这场小而精美的展览,带你领略清代版刻古籍之美。
【资料图】
仿宋刻本,曹寅、纳兰容若刻书要楷体字
四四方方、横平竖直,是不是你对印刷体的“刻板印象”?其实,清代出版除了这种通常多用的“方体字”,也用楷体,也叫“软体字”“写体字”。
△《大广益会玉篇》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扬州使院刻本
扬州使院刻本《大广益会玉篇》,是曹寅以自己收藏的宋刻本为底本翻刻的。作为清刻软体字的代表,其字体和扬州诗局刻《全唐诗》相同。《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小篆为主体的字典,而《玉篇》是继其后第一部楷书字典。
△《经典释文》三十卷 清康熙间通志堂刻本
更“卷”一点的,不止要楷体,还得是欧体。清康熙年间通志堂刻本《经典释文》,用的就是仿欧字体,独树一帜。“欧字方劲有力,是清代精刻本的代表之一。”策展人韩超介绍。这个版本的《经典释文》,是《通志堂经解》中的一种。《通志堂经解》由清代文学家纳兰容若校订、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主持辑刻,是经学丛书,汇集宋元重要的解经著作。刊刻时,选用了大量珍贵古籍作为底本,其中不乏宋元旧椠。由于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为了在形式上更切合其所用的珍贵底本,所以刊刻精美无比。
△《李太白文集》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缪曰芑刻本
古籍也难免差错,学者校勘附注“可追溯”
看错字、看串行了,记的是某个字,抄过去成另一个字,字迹模糊、笔画干扰……典籍代代相传,在“手动”抄写、刊刻的过程中,也免不了有差错。
朴学,又称考据学,其本质是探求事物之“真”。“这种‘真’,从古籍传承的意义来说,就是书中的字是否有讹误。”韩超说。考订古籍文字的讹误,是考据不得不做的前期工作。考据学者认为,即便是宋元旧刻,其中的错误也是普遍存在的。
考据学者本着审慎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改了什么字,为什么改字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说明,确保“源头可追溯”。即使明确某个字是错字,也同样会保留原来的错字,以便以后的研究者能继续考察。于是,呈现在版刻上,就出现了以校勘性文字作为附注、随原文进行刊刻的清代版刻现象。
△《列子》 清嘉庆八年(1803)秦氏石研斋刻本
保存古籍真面目,古人也“扫描”“影印”
怎么才能保存古籍的真面目,保证原汁原味?
找出最接近古籍真面目的版本,然后把它复制出来,不就好了吗?今天,扫描、拍照、影印都很方便。古人没有这样的技术,但也有这份追求。
△《水云集》 清乾隆三十年 (1765 )鲍氏知不足斋刻后印本
版刻技术在宋代达到高峰,成为典籍流传的主要形式,而抄本逐渐消亡。以至于,许多后世流传的典籍,其源头多是宋刻本。到了清代,搜寻宋元珍本,既而按其原式、仿其字体进行翻刻,成为一个“风向标”。
△《唐女郎鱼玄机诗》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徐乃昌刻本
如今,展现“古籍原貌”的版刻方式,早已被更接近真实的古籍影像代替。“琢磨版刻历史中一件件实物,体会古籍传承里一片片苦心,是每一位追索中华文化者不息的脚步。”韩超说。
现代快报+记者刘静妍/文钱念秋/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