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焦点:年三伏又是40天,“加强版”三伏会更热吗?


【资料图】

近日,国内多地连续高温,网友们注意到,今年7月11日才开始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连续九年三伏长达40天。三伏天的长短有规律吗?是根据什么标准定下三伏?今年会不会更热?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

△今年7月11日入伏

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代采用“干支历”,是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年、月、日、时,循环使用。根据传统历法的规定,从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就是“三伏天”的来历。三伏有时30天,有时40天,变数在中伏的长短。中伏取决于夏至与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多一个庚日,中伏则是20天。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夏至时太阳辐射示意图 王科超绘制

今年三伏长达40天,这意味着高温日会更多吗?王科超表示,两者并无关系,三伏40天不是一定要热40天,这只是“干支纪日”与“节气”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日期计算方式之间巧合的结果。从天文角度看,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地球的轨道特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地轴自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叫做黄道面,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叫赤道面,这两个平面目前有一个23°26′的交角,叫做黄赤夹角。

正是这个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当中,随着地球位于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的南北纬23°26′之间移动。当太阳照射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时称之为夏至;照射到南纬23°26′(南回归线)时为冬至,照射到赤道时为春分/秋分。

夏至时,北半球白天的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以南京地区为例,夏至日,中午太阳高度约为82度,白天时长有14小时15分。但是,北半球最热的时间并不是在夏至,而是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

王科超解释道,因为气温的变化还受地表热量收支平衡的影响。一般夏至后的一段时间里,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大于它所放出的热量,地面温度持续升高,这段时间差不多正好对应传统历法里“三伏”这段时间,因此造就了北半球“三伏天”的炎热。这之后,地面放出的热量大于地面吸收的热量,气温才逐渐降低。“对于局部地区来讲,大气环流、海陆差异、地形因素、天气情况等都是影响气温的因素,最热的时候也并非与‘三伏’日期相对应。”

(受访对象供图 校对 季林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