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有种河道叫“减河”,这可是项“绝招”

近期,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京津冀等地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洪涝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全世界最早有水文、水灾记载的国家,我们的先民在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汛抗洪经验。

△ 高明治水图清 赵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资料图】

大运河是“实用的天才工程”,人们因地制宜,不断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甚至改变自然。在大运河沿线的许多的文化遗产中,我们都能够寻觅到古代的防汛智慧。

河道绕行,给流水做“减”法

大运河并不是只有一条主干道,它实际是由主干和支线共同组成的。在一些河段,当主线不便通行时,也会修建一些局部绕行的水道。

△ 河北沧县捷地减河生态文化带俯瞰图

其中,大运河有一种河道称作减河。由于中国东部汛旱两季分明,运河一方面存在水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汛期还要防范水患。在汛期为了减轻河道和堤坝的压力,普遍采取了向东侧放水的策略,即在漕河的东堤一侧修建一系列的泄洪通道。

明朝后期要求当水位高于2.7米时即开闸分流。这些泄洪通道称作减河,“减”是加减的“减”,取“分流”之意。“弱则蓄使壮,盛以减其驶”,有减轻河道水量之意。

△ 捷地分洪闸

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河北沧县捷地乡的捷地减河,开凿于明朝,是运河沧州段最重要的泄洪工程之一,渠首的分洪闸在之后的几百年间数度改造,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捷地,也曾是大运河的险段。捷地的地名,最早见于《明世宗实录》,因当地时常发生洪灾,得名“绝堤”,后逐渐谐音,演变为今天的“捷地”。

△ 捷地枢纽

中国先人把闸、坝、减河完美结合,顺势治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彰显了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高超与绝妙。

“水上长城”——直面水流的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广陵太守陈登于淮河边的富陵湖、白水塘等诸湖荡的东北隅筑高家堰,形成洪泽湖大堤的雏形。后经历代逐步加高培厚接长,规模渐大。

明万历八年(1580年)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大堤的迎水面建直立式石工墙。石工墙面用长0.8至1.2米、宽厚各0.4米的条石砌成。

石工墙长60.1公里,高7至8米,蔚为壮观,有“水上长城”之称,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坝之一,是历代堤防工程建设成就的伟大标志,在我国江河防洪中长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洪泽湖大堤有丰富的治水文化遗迹。堤上周桥越堤遗址、镇水铁牛、乾隆巡视大堤留下的诗文碑刻等,是古代人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见证,具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减水坝是古人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杰出创造,为了防止河湖因水位过高发生决溢灾害,便在河堤上预先设置这种溢流坝。

走在淮安的洪泽湖大堤上,可以看到一处“道光信坝遗址”,堪称古代减水坝的标本。

据记载,历史上的洪泽湖大堤至少有35座减水坝,最早的一座是建于五代时期的萧家闸。清朝时,洪泽湖大堤上设有5座减水坝,分别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命名,又称“上五坝”。

道光信坝遗址,就是当年大堤5座减水坝之一,也是洪泽湖大堤仅存的一处泄洪坝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突出。为后人研究和保护洪泽湖大堤,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淮安五坝图

宝带长桥,肩负泄洪使命

江苏水网密布,桥也多,让人眼花缭乱。在设计时,这些古桥也充分考虑到了防汛和排水泄洪的功能。

既有单拱石桥,比如大运河在无锡的著名地标,400多岁的清名桥,至今仍延续着通航、蓄水、防洪、排涝等功能。

又有多拱石桥,因为一旦河道过于宽阔,单拱石桥便要让位于多拱石桥。比如著名的宝带桥,位于苏州城南澹台湖与运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现存最长、桥孔最多、结构最轻巧的古桥。

宝带桥用坚硬素朴的金山石筑成,长达三百多米,如长虹卧波;53个桥孔倒映在水中,潇洒而又飘逸。如此精巧的设计,闪耀着古人高超的水工智慧。

最初建桥是为了保证漕运顺畅,同时防洪利流。唐代,澹台湖水在此自西向东,奔涌如潮,而运河上南北而行的船只受侧面冲击,常有倾覆发生。

时任苏州刺史王仲舒认为,在湖口填土做堤,如遇到暴雨,堤岸易被急水冲决,形成洪水。反复斟酌,还是建桥最为稳妥。据说王仲舒还带头筹款,捐出自己的玉腰带,百姓感念,便以“宝带”命名这座长桥。

建成千年以来,宝带桥发挥了多方面作用,它既是堤岸,又是纤道,五十三个桥孔净空较大,便于通行,也利于流水,有效地肩负起泄洪使命。

文| 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 裴诗语

图 | 顾闻 部分图片来源于沧州文旅发布、洪泽大运河办、姑苏晚报

本文参考:《大运河画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