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陪诊师:月入过万的背后,曾半个多月没人问询

陪同挂号,引导就医,跑腿拿检查报告……陪诊师这个新兴行业,如今在多地悄然兴起。他们扮演着临时“家属”的角色,全程陪护不熟悉看病流程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们。顾客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子女陪伴的老年人,而负责“买单”的往往是身在异地的子女,他们帮父母在网上下单,远程订购所需要的服务,以此消减父母看病时的孤独和不便。也有带娃的宝妈和年轻人,在尝鲜体验这种服务。4月初,现代快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常州、连云港、南通等地的陪诊师,实地探访他们的工作日常,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资料图】

两个小时的陪诊,全程拍照记笔记

4月3日早上7点半,郭丽丽来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天上午,她的陪诊客户是80多岁的陈奶奶(化姓)。陈奶奶因脑梗已住院多日,当天要做一个B超和心脏彩超的复查。陈奶奶的子女都上了年纪,对医院也不熟悉,孙辈们或在外地,或请不到假,便委托郭丽丽陪诊。

△陪诊师郭丽丽在帮患者挂号

郭丽丽在病房接了陈奶奶后,推着病床前往医院1号楼3楼做心脏彩超,接着又前往2号楼做B超。“很多患者说不清症状,我们需要向医生转达家属或患者告知的信息,还要详细记下医嘱,回头再转述给患者家属,不能有所遗漏。”郭丽丽说。除了在手机上备注每一次的陪诊信息外,她的小包里还会准备一本小笔记本。两个小时的陪诊过程中,她都会拍照留图,一一告知给陈奶奶的亲属。

摸清各个医院的科室布局和看病流程,是陪诊师的“基本功”,每一个专家号医生的门诊房间、病房楼层,也都了然于心。3月29日上午,连云港的陪诊师燕姐陪50多岁的李女士,来到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当天上午,燕姐带着李女士先后看了妇科和甲乳外科两个科室的专家。

△燕姐陪客户在候诊

“为了让她一个上午把两个科室全部看完,我要提前规划就诊的流程,要考虑中间一些检查的时间。”从三楼到二楼,从彩超检查到体液检查、钼靶检查,李女士只需跟着燕姐走,从取号、扫号到跟护士站沟通、进检查室,燕姐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从上午8点到达医院,到中午12点左右,李女士的检查、取报告、开药等全部完成。

△燕姐在帮客户缴费

成为陪诊师,迈出第一步并不容易

当陪诊师,原本只是郭丽丽的“突发奇想”。2022年2月“上岗”的她是常州最早的陪诊师之一,如今带起了团队,并把陪诊服务拓展到了“北上广”的大医院。

郭丽丽是个90后,大学毕业后来到常州工作、定居。此前从事招投标相关工作,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为了方便带孩子,郭丽丽想找一份相对自由的工作,刷视频时得知了“陪诊师”这个新职业。“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对就医流程和智能化不熟悉,他们将会是陪诊师服务的最大市场。而且,就拿我们常州来说,很多外地人初来乍到,对常州不熟悉,也会需要陪诊服务。”郭丽丽分析说。

当时,常州还没有人做这一行。没有客源,她便在社交平台上开了号,发布陪诊信息。直到半个多月后,她才等来第一个客人——一名孕妇,对方让她去帮忙取药。“熬过第一个月后,从第二个月开始,我的业务量开始猛增,后来逐渐稳定在每天两单以上。”郭丽丽说。

“最初半个多月都没有人来问询,家人也反对,认为这个职业有太多不确定性,劝我找个安稳工作。但我觉得这个市场需求很大,能帮助很多人!”没有人来咨询,她就把时间用来跑医院,熟悉医院的布局,收集每个医院的重点科室,学习医学小常识。“正是因为坚持,我的小事业也有了起色。”

第一个月她跑了十几单,挣了2000多元。第二个月,她的业务量就增加到四十几单,此后,每个月的业务量都维持在六七十单,日均两单以上。最多的一次,她一天跑了7单,挣了1100元。一年多来,郭丽丽已经提供陪诊服务1000多次,月收入也从几千元开始稳步上升,如今有1.5万元左右。

扮演临时“家属”,并不仅是一份工作

去年,微博上曾有一个话题:“你会花钱请职业陪诊吗?”引来了近600万人的围观。入行以来,郭丽丽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陪诊服务,在所有客户中,占比最大的是独居老人、宝妈和独居的年轻人。“也有一些独自看病的患者,担心自己身体不好,但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所以就找陪诊。”

对很多陪诊师来说,这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南通乐享福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卫世宝说,“我的父母在老家,有姐姐照顾,所以我才能放心出来创业。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留在家乡的父母如何养老,成为了很多人的难题。”卫世宝说,他经常在医院看到让人心酸的场景。有的是老夫妻俩作伴,也有很多是老人独自就医。他们不熟悉电子设备,也不会网上挂号,经常迷茫地站在人来人往的医院大厅里。

△卫世宝帮患者报到

“看到这些老人,就让我想到了在老家的父母。病人往往是很脆弱的,独自看病的老人更是倍感孤独。”卫世宝说,如今能给这些老人提供服务,也让他感觉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推着轮椅送患者就医

“去年,我在广州出差广州,突然身体不适,因为人生地不熟,我就尝试联系在网上看到过的陪诊师,当时花了400块,不仅看病很顺利,服务也很好,有个人陪着我,全程我都很放心。”燕姐从事陪诊师源于自己在外地看病经历。

“陪诊师像是患者的‘临时家属’,病患不愿意跟家属说的心里话,反而会跟陪诊师分享。”燕姐说,她正在学习心理知识,还要当一名心理疏导师。“我希望通过陪诊短暂的相处,对患者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走出医院都能卸下心理包袱,那我们的陪诊就是成功的。”

△燕姐在帮客户取报告

陪人看病,也能实现月入过万

陪诊员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职业。早在十几年前,不少医院为了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曾在医院内设立过类似“陪诊员”的岗位。2015年以后,一些互联网医疗公司开始布局,如今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陪诊”,就出现多个陪诊App,还有不少家政服务公司、二手平台、网购平台等渠道也推出了陪诊服务。

记者注意到,在多家陪诊App上,陪诊服务的收费并不便宜,而且地区差异收费也很明显。例如“北上广”等城市的医院,全程陪诊、手续代办服务等收费在500多元,车接车送的VIP陪诊服务更是高达1888元/次,代问诊、代取药等项目也都在300多元。省会城市,服务费用会降一级。

常州郭丽丽给出的价目表里,半天的院内陪诊服务价格都在200元左右,代取报告88元,代取药168元。如果还涉及夜间、加急、或者是全程接送,服务费用会再增加。南通和连云港的两名陪诊师,半日左右的收费也在200元左右,有其他项目会另外结算。

对于网上那些“陪诊师轻松月入过万”的言论,郭丽丽表示并不是每个陪诊员都能实现,也曾有一些年轻人联系她,想跟着她做陪诊员,但几天下来就放弃了。“想要月入过万的前提是需要积累一定的顾客人群,通过扎实可靠的服务赢得口碑,回头客再帮你介绍新客户。”

燕姐也表示,“做这份工作也需要不停学习,人家咨询你的时候,你要能回答上来,对方才能信任你,选择你。”

现代快报+记者葛小林王晓宇严君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