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在石头上画画,小卖部老板娘成非遗传承人_全球微资讯

每周都要到野外往家背石头,好好的小卖部被石头挤得只剩下一节小小的柜台 …… 在扬州仪征市,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小卖部老板娘刘燕,她痴迷在石头上画画,一度被人误解为 " 不务正业 ",但她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用画笔赋予石头 " 生命 ",复活了石画这门老手艺。目前,刘燕已被评为 " 仪征雨花石彩绘 " 非遗传承人。

△刘燕的小卖部已经摆满石画

小卖部老板娘 " 不务正业 " 痴迷石画


(资料图片)

在仪征市白沙三村一个只有 10 多平米的小卖部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画画的刘燕。说是小卖部,但其实一点小卖部的影子都看不到,整个货架都已经被石画 " 占领 ",只有一小节柜台和一台冰柜 " 倔强 " 地向人们证明,这里真的是一个小卖部。" 家里人也说过我是不务正业,但后来他们也都支持我了。" 刘燕告诉记者,这个小卖部对她来说意义非同寻常,"20 多岁就在这里开小卖部了,已经快 20 年了。" 今年 51 岁的刘燕是一名家庭主妇,这个小卖部就是她的生活来源,但为了石画她已经无暇顾及小卖部了。

△刘燕在石头上画画

7 年前,刘燕到朋友创作的石头画作品,便迷上了它。石头画脱胎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而仪征地处长江北岸,多丘陵山地,盛产鹅卵石、雨花石,清末在十二圩一带就不少石画手艺人,但由于石头画价值不高,一度曾差点失传。有点国画底子的刘燕自己先在石头上琢磨着画,后来又拜新疆石画名家马益民为师,学习石画手艺。" 在石头上作画和在纸上作画不同。" 刘燕告诉记者,由于石头造型各异,加上自身特殊的纹理,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表现力更佳。

每周都要跋山涉水捡回一堆废石头

刘燕告诉记者,对于石头的选择没有太高的要求,鹅卵石、雨花石、海石、甚至是工地上的废石都可以用。于是到矿上去找石头,也成了刘燕的重要工作,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她每周都会来到月塘、铜山、横梁等地的采石场,从这个矿点到那个矿点,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留意着脚下每一块弃石。每次的寻找不仅考验着她的体力,也考验着她的眼光。一块平常的废石,在刘燕的眼中,有时就是宝贝。" 每次从采石场背回来一袋石头都要有上百斤,经常被其他人笑话。"

△刘燕的石画

以石为布,创作中也和其他绘画不一样。刘燕告诉记者,一块石头具体要画什么经常要构思很久。构思好内容后,就要将石头进行打磨,随后再在石头上打底,至少要涂上两三层颜料,然后再去创作。" 石头大小不同,考验手的稳定性。" 刘燕说,石头不像纸张那样好施展,如果构图不准或石头较小、手不稳,一件作品就可能失败了。因此,创作一件雨花石彩绘是艺术活,更是耐力活。一件石头画的完成,需要五六个步骤,常常需要花上刘燕几天的时间,有时画着画着,刘燕就忘记了时间,创作到凌晨一两点也就成了常态。

创作 700 多幅作品却舍不得卖

经过多年的创作,现在刘燕已经创作了 700 多幅作品,大部分都被她收藏在小卖部当中,在小卖部里,记者看到医护人员整装待发、" 逆行者 " 凯旋而归、天鹅交颈窃窃私语、只此青绿空灵缥缈 …… 每幅作品都线条细腻,栩栩如生。" 我舍不得卖,都是自己一手创造的,已经有感情了。" 刘燕告诉记者,曾有人出价 5000 元购买她的一幅作品被她婉拒,不少人都说她有点 " 傻 "。

△刘燕在石头上画的 " 只此青绿 "

如今,石画让刘燕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气,2019 年雨花石彩绘入选仪征市级非遗项目,刘燕也被评为 " 仪征雨花石彩绘 " 非遗传承人。现在,很多人拿着自己钟爱的石头来请她绘画,也有不少人前来拜师学艺。" 目前,我已经有 15 个徒弟,最小的 8 岁,最大的 60 岁。" 刘燕说:"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不仅要多向大家名师学习石画、彩铅画、油画、工笔画等画技,还要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喜欢画画的朋友们,传承好‘仪征雨花石彩绘’非遗文化。"

现代快报 + 记者 顾潇 韩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