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丨紧闭房门、安全绳缓降、毛巾掩鼻……记者亲测火场逃生哪种方法最靠谱

房间外发生火灾,随手关门就能挽救生命?高层着火,逃生绳是否靠谱?楼道浓烟四起,湿毛巾捂住口鼻有用吗?近年来,全国各地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新闻层出不穷,一些错误的火场逃生方式常常酿成严重后果,令人心痛不已。日前,现代快报记者走进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体验了火场逃生,亲测哪种方法最靠谱。

实验一:家庭火灾,紧闭房门很必要

“今天我们首先将模拟家庭着火场景,如果家里着火,躲在房间里有没有用?”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庆经纬介绍了当天的首个实验。消防员将在客厅内点燃两盆可燃物,将它们放置在房门口,实验人员进入房间内,紧闭房门,看实木材质的门是否能够坚持15分钟,直到救援到来。


(相关资料图)

△现代快报记者穿上消防作战服

为了保证安全,记者穿上消防作战服,戴好氧气面罩,进入室内。实验开始后,隔着木门记者能听到屋外“啪啪”的燃烧声,“现在隔着门缝,我们能看到外面火势很大。此时,如果有条件,最好用湿毛巾将门缝堵住,减少浓烟进入室内,同时一定要开窗通气。另外,因为烟是往上飘,我们可以趴在地上,减少烟雾的吸入。”

约5分钟后,木门开始发烫,房间内也蹿进了不少浓烟,由于有面罩的防护,记者尚不觉得煎熬。10分钟左右,进入室内的烟越来越大,木门已经开始烫手,门锁插销被炙烤得变形,庆经纬尝试着打开门,却没有成功。15分钟一到,在室外等候的消防员们开始架起水枪灭火,“火已经成功熄灭,大家得救了!”待火熄灭后,记者们陆陆续续从房间内走出,只见经过15分钟的灼烧,房门上留下了烟熏的痕迹。

“经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火灾发生时,实木房门对浓烟和火势都有一定程度的阻隔,可以给大家创造报警救援的机会,房间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求生门’。”庆经纬表示。

实验二:高楼逃生,自备缓降器不靠谱

不少人都知道,高层着火后,电梯不能使用,在网上,有不少商家宣传自备缓降器逃生绳从窗户逃生,这样安全吗?

第二个实验要做的就是高楼逃生。记者先来到四楼,按照层高3.5米左右计算,距离地面约14米。此时,从窗户边往下看,还是令人两条腿直打颤。“网上买的逃生绳通常是2点支撑,说白了就是一根带子,套在腋下。我们今天使用的是三点支撑,穿过两条腿之后绑在背上下沉,是消防员训练用的专业设备,安全系数很高。”庆经纬介绍。

△记者体验缓降器

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记者绑好逃生绳、戴好手套、戴好安全帽,整个过程花了将近10分钟,随后记者站上窗台,试图从窗户外往下降。“往后躺,把自己送出去,别怕,很安全。”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记者哆哆嗦嗦地离开窗台,悬空挂在了窗外。随后,在专业人员一步步指挥下,记者慢慢下降,其间下降至3楼窗台外时,身体还在空中几次晃动。终于,一阵摸索后,成功落地。

体验完毕后,记者发现,若是在家中逃生,对于普通人而言,独立完成缓降器下降具备一定难度,首先心理上要克服害怕恐慌。其次还要确保支点的安全性,使用逃生绳时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支点,最常见的就是打进三颗专用膨胀螺丝作为支点。如果支点不牢,反而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同时也要佩戴手套、保护头盔。

庆经纬表示,不经过专业的训练,在身陷火场紧张的状态下,从高楼使用逃生绳容易发生失误。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自备缓降器完成高楼逃生并不靠谱。

实验三:楼道浓烟,逃生面罩更好使

“在很多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发生火灾,通过事后的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在逃生的时候,逃生方式不当。我们第三个要做的实验就是,当唯一的安全出口着火了,采取什么样的逃生措施是比较妥当的。”庆经纬介绍。

△消防员点燃一楼楼道口的物料

随后,辅助实验的消防员取出准备好的打湿毛巾及一次性逃生面罩供记者们挑选,对于选择毛巾的记者,庆经纬嘱咐要将毛巾拧干,叠成8层捂住口鼻。做好实验准备后,记者们便前往四楼安全地带,消防员们则点燃一楼楼道口的物料,待燃烧充分后,用水枪灭火,制造出了楼道浓烟。

△一次性逃生面罩

当记者走到二楼位置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热气升腾,由于记者选择的是一次性逃生面罩,虽然肉眼可见外界空气中烟气浓烈,但面罩内却没多大异味。而拿着毛巾一同向下的其他记者却有人半途折返了。

△楼道浓烟实验后毛巾明显黑了两块

实验结束后,消防员拿过方才使用过的毛巾检查,只见紧贴面部,捂住口鼻处明显黑了两块,“大家看,我们总共折叠了8层,但是只有紧贴面部的部分黑了,其他几层还是很干净。这就证明,毛巾并没有多大的过滤作用,而这黑了的地方则是毛巾捂得不严实,烟从旁边吸上去了”,庆经纬解释,“由此可见,浓烟环境下,湿毛巾捂住口鼻作用也很有限,更好的方法是自备一次性逃生面罩。”

所有实验全部结束后,庆经纬向记者们进行了火灾逃生知识科普,“火场逃生,躲火避烟是第一要则。如果条件允许,需要做好防护措施,第一时间离开着火现场。如果室内起火无法逃离,则可以紧闭房门,躲在家中固守待援。”

通讯员朱珏彧现代快报+记者曹德伟

(文中部分照片由镇江消防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