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评丨宁愿罚款也要退订,民宿哪来的“底气”
【资料图】
" 五一 " 假期将至,早就定好的民宿却突然要求房客退订。记者了解发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杭州的邓女士在 3 月 16 日预订了一家成都的民宿,3 晚价格 345 元。几天后接到民宿电话,说在装修,希望她能主动退订。此后,邓女士发现这家民宿在其他平台上出售同日期的同款房源,但是房价已经涨到了 500 多一晚。
对于毁约,平台表示可以赔偿 100 元代金券。邓女士不能接受。最终,考虑到强行入住双方也会不愉快,邓女士选择接受了平台 1:1 的赔付,选择了其他房源。
宁愿赔偿也要退订,一些民宿就是这么 " 任性 "。退订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常规的是装修,比较有 " 创意 " 的是倒闭、老板换人等等。但不管给出什么理由,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涨价。
一些平台对退订的旅店做了处罚,包括 1.5 倍罚金还有降低流量处理,但比起 " 五一 " 的可观盈利,商家肯定还是愿意接受处罚。
游客预订民宿,从法律意义上双方构成合同关系,民宿方擅自找各种理由退房,然后涨价,是违约行为,更是一种侵权。做生意诚信为本,不惜背信弃义追逐浮利,民宿商家哪来的 " 底气 "?
利字只是诱因,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监管处罚不力。对于宁愿罚款也要退订涨价的民宿,绝不能姑息,搞下不为例那套。不仅平台要处理,市场监管部门也要 " 亮剑 ",严格依法处理,予以重罚。旅游市场要形成良好的价格生态,监管必须跟上,而且还要 " 靠前 "。通过处罚倒逼店家守法守约诚信经营。
今年 " 五一 " 旅游市场迎来超预期的火爆,商家希望从中分一杯羹无可厚非。商家经营应建立在诚信基础上,遵守契约和市场规则,这是常识,也是商家立身之本。节假日
各项服务成本有所提高,旅游服务产品价格适当提高一些,也未尝不可,但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透支信誉坐地起价、趁机涨价甚至漫天要价。否则,损害的是不仅是消费者利益,还有正在复苏的旅游市场。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曹玉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