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州喜欢裹美人粽,民俗专家季全保细说端午习俗_当前看点
端午佳节粽飘香,老城厢里话民俗。6月18日下午,“青果思享会”公益文化讲座第五期分享活动在“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举办。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里的民俗文化》这一主题,聚焦常州地区在端午节前后的原生态场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细说老常州的端午习俗。
【资料图】
老常州喜欢裹美人粽
作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江苏省民俗学会理事、常州市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多年来,季全保一直对民俗文化颇有研究。
说起端午节,季全保表示,这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端午节不仅是时间节点,更是文化符号。
对于不少老常州而言,大家都喜欢称端午节为端阳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原名叫“角黍”,早在北周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夏至节日食粽”,远远早于屈原时代。后来人们吃粽子纪念屈原,寄托对他的哀思,约定俗成地演化成了一种特有的风俗现象。
而在常州,其实大家并不说“包粽子”,而是叫“裹粽子”。常州人裹粽子讲究“紧实”,粽箬卷成尖锥状,经多次灌米、压紧、戳实,裹好的粽子形状似“小脚”,又叫小脚粽、美人粽。
粽子里面裹什么?老常州也很讲究,一般有赤豆粽、豆瓣粽、白米粽等等。“当时经济条件有限,赤豆粽都是裹好了送亲戚的,那时候红豆很少能吃上,都算补品,所以比较珍贵。”季全保说,豆瓣粽算是当时粽子的“天花板”了,如今,裹豆瓣粽的越来越少了,鲜肉粽、蛋黄粽等五花八门的粽子越来越多,口味渐渐多样化、年轻化。
女婿提前上门“张端阳”
在煮粽子的时候,老常州喜欢将咸鸭蛋、鸡蛋一锅共煮,达到互补的作用,吃起来更香。常州人吃粽子喜欢蘸白糖或蜂蜜,清香四溢。
季全保说,端午节老常州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带黄颜色的食物,比如黄鱼、黄鳝、黄瓜、黄花菜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挂艾”。端阳节这一天,老常州都会将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菖蒲有浓香味,可入药,名为“水剑”,与药用价值很高的艾枝扎成一把,好似一把“利剑”,用来防蚊虫、辟邪驱鬼。
端午前后,夏季开始,气温升高,我国南方地区蛇虫增多。古人认为雄黄“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大人们会喝雄黄酒,还会用雄黄酒在不能喝酒的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寓意健康如狮虎一般。
此外,为了让孩子们安然度夏,大人们会给孩子穿上印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五毒衣”,取以毒攻毒之意;还会给孩子洗“百草浴”,让孩子不生痱子;给小男孩挂鸭蛋袋,给小女孩挂香囊,防病度夏。
端阳节前夕,常州女婿还要“张端阳”,也就是“张丈人、张丈母娘”,这是老常州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张端阳”,要准备好咸鸭蛋(或皮蛋)、红糖、绿豆糕、烟酒等。
小学生老城厢听民俗
作为晋陵文化品牌“中吴风雅颂”矩阵中的公益阅读品牌,“青果思享会”是常州市委宣传部重点书香阅读品牌活动和天宁区“青果书香”阅读品牌系列活动之一。自2020年9月正式推出以来,“青果思享会”围绕“遇见大师”“品读名士”和“慢享书香”三大主题系列,定期邀请国内文化艺术和学术理论界专家学者登上讲台,让市民在家门口品尝“常州文化下午茶”。2021年“青果思享会”入选江苏省级公益阅读推广活动“省级二类名单”,今年又荣获“常州市十佳阅读推广项目”,并入选2023年常州中吴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本期分享活动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晋陵集团指导,晋陵文旅、天宁区委宣传部主办,现代快报、天宁区全民阅读促进会承办,“我们的节日”文化传承中心、青果巷历史文化研究院协办。
活动当天,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依然有不少市民、家长和小学生冒雨赶到现场聆听学习。
河海实验小学学生李俊辰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妈妈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来自连云港,虽然来常州已生活十年有余,但孩子对老常州的习俗并不知晓多少。“作为新常州人,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孩子了解这些习俗。”
博爱小学的学生果果当天也和妈妈一起来听讲。“小朋友知道一些端午习俗,但都是一知半解,这次也是希望她能多增长见识,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果果妈妈说。
现代快报+记者张敏
(校对 张静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