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梅雨,江南

细雨蒙蒙,滴滴答答

急雨骤骤,噼里啪啦

江苏省气象局官宣

江苏淮河以南地区于6月17日入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上周六开始,“梅姑娘”就用暴雨包围了南京

雨停了,潮湿依旧

一分倦意,两分不适,三分焦躁,四分湿气……

遭遇“梅姑娘”,江南人自有妙招

“梅雨”一词来自江苏

翻书明月轩,瀹茗清泉窟。

一雨酿黄梅,连朝来不歇。

——宋 王迈《试石鼓墨得月字韵》

“梅姑娘”到来的夏季,雨水缠绵。

天似乎有个看不见的盖子,压在你的头顶,闷热潮湿。

“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到钱塘江流域的初夏,自古就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编审、研究生导师渠红岩告诉文脉君,“梅雨”一词来自江苏。

1700多年前,西晋大臣周处在《阳羡风土记》中写道,“夏至之雨,名为黄梅雨,沾衣服皆败黦( yuè)。”

阳羡就是现在的宜兴。从中可见,1700多年的黄梅雨威力不小,影响到了江苏人的生活。

渠红岩说,江苏的梅雨天,大多6月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持续20天以上。

持续时间的长短在于冷暖气流的较量。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梅姑娘”来了不肯走,持续了65天。1954年和1980年,持续了49天。

“梅姑娘”也有短暂逗留就离开的。

光绪十四年(1888年)和1964年,梅雨期仅7天;1958年和1978年为“空梅”。

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梅子熟透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天气。这种现象属于“干黄梅”,也被称为“枯梅年”。在这样的年份中,梅雨季雨水特少,高温比往年来得早,而且持续时间长。
住/地板潮湿?“机关”巧设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 赵师秀《约客》

梅雨季,总觉得潮潮的。

湿答答黏糊糊,地面氤氲着水汽。

没有空调电风扇,怎么办呢?

江南人自有妙计,打开门窗,吹~穿堂风。

明清时期,江南的“大宅门”青砖黛瓦,多进穿堂式。

梅雨季“蒸”得厉害,家里的老太爷受不了,就会把院内的几进门都打开,形成穿堂风,暑气自减。

地面潮湿怎么办?古建筑的石柱础自带防潮作用。
地板也会巧设“机关”。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介绍,江淮一带的大户、中户人家,只要有条件,都会事先做好隔潮。“方砖铺的地板,不是和土壤直接接触的,方砖下面是空的。每一块砖头下,每一块都有一块小瓦片隔开,隔开的空间有半尺高。”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副馆长袁蓉介绍,静妙堂下面是青砖砌的架空,类似龙骨,这样可以防潮。

梅雨季,还可以设“临时步道”。

甘家后人甘櫯(sū)说,以前到了这个季节,甘熙宅第从堂屋进房门要安一超级木质踏步,与门同宽,可清洗,可固定,可拆卸……出入家门,都要经过这个踏步才能进房间,这样算下来,地板架空足有50至60厘米,所以房间一点不潮。

这些还不够,条件好的人家,房子讲究六面板: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四周有木板。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隔热隔潮。

韦明铧说,使用防潮防湿能力较强的木板,在墙里面设有通风口,让潮气从通风口跑掉。“天晴的时候,就可以将前后门打开通风,把潮湿气去掉。”
穿/衣服干不了?香薰

云柱础,水楼台。

罗衣费尽博山灰。

——宋 辛弃疾《鹧鸪天·败棋赋梅雨》

鎏金铜博山炉

黏糊糊、湿答答的季节,又要开始比拼袜子数量啦!

在黄梅天里,“衣服晒不干,被子拧出水”,空调、烘干机都用上。古人怎么办?
宋人衣服潮湿,便用香料熏干。宋代《陈氏香谱》中记载过如何熏衣服:先将热水放在熏笼下面,衣服覆盖在熏笼上面,熏润之后,再将香炉放在熏笼下面,加以熏制,这样,衣服容易吸收香气。

斜倚熏笼图 局部 明·陈洪绶 画

除了用香炉熏干,古人还有一个妙招,便是取之于梅,用之于“霉”。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所引的《陈氏手记》中说:“江淮以南,地气卑湿……梅雨坏衣,当以梅叶汤洗之。”意思是说,江淮以南地区的人们梅雨天用梅叶汤清洗发霉的衣物。

吃/梅雨什么味儿?煮茶喝

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

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

——明罗廪《茶解》

周作人在北方吃到老乡送来的“腌苋菜梗”,说它有种江南的“旧雨之感”。

梅雨是什么滋味?是湿漉漉的,包含着淡淡的“霉味”,还带有故土的潮气和腥气。

其实,从很早开始,江南人就品尝起了梅雨的味道。

天上掉下来的水,煮来当茶喝,风味别样。

每年梅雨季节,明朝的茶学家罗廪都要在自家庭院中备上一些大缸来贮藏雨水,蓄满后放入瓮中加以保存,兴致来了,汲水煮茶。梅雨时的雨水还有清洁皮癣、疥疮的功效。
《江苏文库·精华编》收录了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所著《清嘉录》,是一部系统记述江南地区岁时风俗的经典著作。他写道:“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甕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

风雅的南京的文人也不会错过梅雨品茶,清代,他们在梅雨时节相约妙相庵品茶吟诗,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雨集”活动。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图|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钱念秋

视频 | 现代快报+记者 钱念秋

关键词: